2012年 02月14日
祖傳遺產有兩種,一種是有形的金山銀山,一種是無形的精神資產。媒體人張峰嘉的外婆曾在高雄鹽埕區擺攤,以台產地瓜粉調配黑糖蜜、手搓粉圓而聞名,儘管老 攤已歇業20年,阿嬤手藝卻成他日後轉業的契機,他尋訪全台澱粉廠,找到記憶中的古早味道,勤練手感、拿捏配分,將小小粉圓做出五星等級,好為顧客創造一 碗思戀的滋味,一圓外婆全家相守的願望。採訪╱郭美懿 攝影╱黃競鋒
冷氣團報到的這一天,大雨讓台中溫度驟降到15度以下,然而「37豆子」甜品專賣店裡,卻正進行一場「熱」力十足的表演:
只見工作人員身著背心、爆出二頭肌,使勁搓揉一鍋粉圓。過程中,手掌心需在鍋裡不斷加壓,將粉團擠壓紮實,大汗淋漓40分鐘,方能形成一顆顆Q軟彈勁的粉圓。
「夏天做這個,不開冷氣會噴汗!客人看完會鼓掌,覺得這表演實在太精彩了!」老闆張峰嘉大笑說。他延續外婆50年前作法,每鍋只能做出4.5公斤的量,張太太形容:「曾一天做3鍋,做到肌腱發炎,晚上痛到睡不著!」
苦尋食材練手感
這麼吃力不討好,方能創出近似記憶中的古早滋味,讓顧客願千里迢迢,來尋一碗思慕的味道。
他原是資深媒體人,擔任雜誌主編,因外婆一句話,人生轉了彎。「阿嬤常說,一家人應該要住在一起,否則家不成家。」那是體弱小女兒初生時,張太太不得不辭去工作照顧,夫妻倆被迫分隔兩地。
他的工作也遇瓶頸,每逢月底截稿,要追稿、追(廣告客戶)錢,心力憔悴卻仍憂慮:「媒體不能作一輩子。」躊躇2~3年,最終決定:「要不然回台中,學做粉圓!」
在此之前,他已四處尋覓食材,發現傳統使用地瓜粉的作法,因成本考量被改成價格僅1/2的樹薯粉,雖有嚼勁,卻無香氣。花了2年時間,才在嘉義1家老粉廠找到拌入黑糖漿的台產地瓜粉,「一打開就知道,那是小時候的味道!」
彼時,外婆已罹患失智症,幸好有張媽媽傳承手路。他們從1鍋搓上1.5小時,慢慢縮短到30~40分鐘,勤練手感,還得學會拿捏水量,「太乾,搓出來的粉圓太鬆、不夠紮實;太濕,粉圓又太黏、搓不動。」最近才研究出以機器輔助成圓,但關鍵步驟仍堅持手工。
他苦笑:「我們念了很多年的書,以為按數據來就好,誰知每批澱粉乾濕度不同,每天溫濕度也會影響,最後還是回歸到用看、用摸的。」
器具講究增品項
只賣粉圓太單調,他想增加杏仁豆腐和豆花,但從食材開始,就是一門學問:「試了20幾種黃豆,才知道作豆花的品種,又與豆漿、豆腐不一樣。」原來黃豆就像咖啡豆,因種植地區和品種差異,香氣、豆味、蛋白質濃度也不同。
他 想做出香濃又清爽的口感,研究名店「名豐」、「豆之味」作法,發現前者用冰水泡豆子,「延緩發酵,香氣可以保存下來。」又從名廚小山裕久書中得到靈感: 「酒廠釀造大吟釀,會磨掉酒米外層,提高澱粉質讓雜味降低,黃豆好像也能這樣搞。」於是改變研磨條件,減少澱粉質萃取率,磨出奶味醇重的豆漿。
精益求精,連鍋子也講究,他用溫和加熱的雙層鍋煮豆漿、用售價2萬多元的德國壓力鍋熬紅豆,加上反覆試驗食材,竟成了廠商眼中的黃豆專家,願意供貨給他,「人家是1卡車、幾千包出去,我是1台小轎車、1包出來。」
認真經營貴人挺
這麼講究,合不合經濟效益?「我把自己當國寶在經營,有人欣賞了,生意自然好。」他把搓粉圓當學問、煮豆漿當藝術,頂真態度讓小店有貴人相挺,設備商願免費幫買鍋具、食材商願壓低售價,助他大願達成。
原來,一碗粉圓的力量,比照片更深刻、比文字更動人,讓他體會「客人衷心稱讚的快樂」,附帶的是,他終能「聽喜歡的音樂、看喜歡的電影」,兄弟、夫妻一起工作,圓了外婆一家相守的甜夢。
留言列表